为拓宽优秀学生的专业视野,深化对医药行业的认知,药学院于7月7日至9日组织师生前往中国药科大学、鲁南制药集团和南京正大天晴有限公司开展拔尖学生暑期研学活动。
一、走进鲁南制药:解码中药创新,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本次研学的首站,鲁南制药集团以 “科技赋能中药” 与 “红色基因铸魂”的双主线,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深度融合的实践课堂。
在专业认知环节,“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参访成为首场焦点。座谈会上,同学们系统学习了从经方古籍整理到现代提取工艺突破、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到临床适应症拓展的全链条创新路径,让同学们直观理解“古方新用”的科学逻辑。而在产业实践现场,启达力文化馆通过核心产品研发构想至临床应用的全链条展示,揭开中药品牌 “从实验室到药房”的成长密码;新时代制药基地的智能化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与药理中心的精密仪器形成呼应,国际药品研发中心的全球视野,则让同学们看到中国医药走向世界的实力根基。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的碰撞,让专业认知实现从书本到实践的跨越。

红色教育板块以精神传承为主线,构建起立体的育人课堂。时代楷模赵志全同志纪念馆内,“改革先锋”带领企业突围的奋斗历程,让同学们读懂企业家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深刻关联;党建文化馆中,企业将红色基因融入发展血脉的实践,展现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鲜活样本。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参观,则通过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让红色信仰直抵心灵,完成从精神震撼到信念升华的洗礼。

二、联动高校与企业:溯源药学发展,明晰职业路径
中国药科大学的研学以 "溯源药学发展脉络" 为核心。同学们参观了始建于 1938年的药学博物馆,作为国内医药院校中藏量最大的中药标本馆之一,从古朴的制药器具、珍贵的中医典籍到形态各异的中药材标本,再到现代药物研发的里程碑式成果,博物馆以丰富的实物和详实的史料,生动展示了中国药学从古代经验积累到现代科学研究的辉煌历程。尤其令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是,屠呦呦团队正是受到了《肘后备急方》的启发,从而成功研制抗疟疾药物。接着同学们又踏入了药大植物园,园内汇集的千余种来自全国各地的药用植物,郁郁葱葱,药香四溢,使课本上抽象的药材名称变成了眼前鲜活的生命体。

南京正大天晴有限公司的参访则聚焦 “医药产业人才需求与成长路径”。在企业接待人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先后参观了企业展厅、智能化制剂车间与创新药研发中心。在随后的交流会上,人力资源部经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解析了制药企业对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岗位的能力要求与人才培养体系;制剂所研究员则分享了个人成长经历,使同学们对如何适应行业环境、做好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次暑期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安排紧凑,不仅让药学院的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国内顶尖的中药研发实验室和知名制药企业,学习了先进的研发理念与管理经验,更在红色教育与企业文化的熏陶中坚定了理想信念。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研学收获颇丰,将把所学所感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陈艳军/审 肖进、张廷建/文 刘家颐、王依淳/摄)